天津 [ 更换 ]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培训资讯网 - 为兴趣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资讯知识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专业 中国

语专业的同学,你了解中国德语专业的历史吗?中国最早开办德语专业的学校有哪些?民国时期有多少人会德语?当年北大德文系的学生都要学哪些功课?文革时期又是如何开展德语教学的?有哪些名师为德语专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带着这些问题,敬请阅读:

中国德语教育史要 (节选)

文/ 魏育青

中国的德语教学至少在1872年同文馆增设德文馆时就开始了,通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经历了高峰低谷,已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具有核心内容和边缘接口,能为国家培养传统日耳曼学和新型德语国家研究人才的高校专业学科。对这段富有教益的历史发展过程,以下分四个时期加以简述。

1872—1949:中国德语教学的初创和奠基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外语高等学府

中国的德语教学可回溯至同治年间。1872年同文馆增设布(普鲁士)文馆(后称德文馆),以第图晋(Titouskin)为教习,一说是伟贝( Weber) ,1872年和1881年聘有夏干(Hagen)和班铎( Pandar)等执教。

1876年同文馆学制规定“馆中肆习洋文四种,即英、法、俄、德四国文字也”,从1888至1898年有吴乐福等6名德文教习。学生人数不详,只能根据零碎资料推测大概:1889年120名学生中,优秀者为20%上下,其中德文一、二人而已;1887年、1888年、1893年及1898年四个年份中参加大考的德语学生人数分别是10、10、11和16,位居英、法、俄语之后。1901年底同文馆并人京师大学堂,不久更名为译学馆,德语为主要语种之一。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同文馆教习外文场景

1903年底颁布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共为8科,文学科包括9门,其中有德国文学。从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月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京师大学堂先后有汪昭晟等10人教授德文。

分别建于1886、1887、1895年的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党、湖北武备学堂,以德语讲授主要或部分课程。1893年张之洞创立武汉大学前身自强学堂,1895年湖南湘乡绅士开创东山精舍,其方言斋均依照京师同文馆模式,设德语等四门外语。1903年起,中国高等学堂学生可选德语为第二外语。1913年起,四川、湖北、福建的公立外国语学校均设德语,如1915年,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有德语本科一个班14人。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同济医工学堂,现位于上海理工大学校内

同济大学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历史悠久的德语教学始于1907年,其共同源头为同济医工学堂,当时学生先读4年德语后读医利或工科,德语为第一外语和教学语言,1946年同济的理学院扩充为文理学院,其中增设外国语言文学(德语文学)系。复旦大学的外文系与学校同龄,很早就设立了德文科。南开大学办学初期就设有德文课程。中国共产党1922年创办的上海大学也开设德语课程,《暂行校规》计划设立的16个系中有4个外语系,包含德文系。

20世纪德语界的“北冯南张”

张威廉

1902-2004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冯至

1905-1993

燕京大学西语系学生多修英语,另有德语等第二外国语。1918年北大文科中有顾兆熊开设的德文课程。北大1919年改门为系,全校14个系中就有德文系,由蔡元培聘请德国教授欧尔克(Waldemar Oehlke)等讲授,张威廉为首届学生之一。

冯至1921年入北大预科,毕业后进德文系。当时学生并不多,1934年度全校毕业191人,其中德文系仅2人。该系1924-1925年度的课程就有:诗、戏曲、散文、上古及中古高原德意志语、德国古代文学史、德文修辞学及文体学、德文成语、德文作文、日耳曼国粹学、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德国近世思想潮流概论、德文尺牍、历史的德文文法、德国诗学、德国大思想家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德文小说、德意志考古学、德国诗律学、德国近世之文学、德国语言学之沿革。

1931年,英、法、德文系合并为西洋文学系,后称外国文学系。1931-1932年,该系德文组开设了文法实习与翻译、戏曲、散文、德国文学史、作文、德国诗律学、德文修辞学及文体学、德国大思想家及大诗人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德国语言及文献学之沿革、德国语言之历史的文法、德意志民众文学、世界文学史大纲、名著研究等课程。当时任北大德文系主任的杨丙辰也在清华任兼职教授。抗战时期在群英荟萃的西南联大外国语言文学系从事德语教学的名师有冯至、杨业治、陈铨等。

原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较早开设了德文及德语文学课程,可以说建于1947年的南京大学德语专业在中国德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也极具影响。

1949—1966年:中国德语专业的构建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在全面学习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单一的外语学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本外语院系均设于综合大学内的局面不复存在。以北外和上外为代表的一批外语学院在德语专业教学和研究方面起到了顺应时事的重要作用,不少综合型大学的德语专业则在50年初院系调整时被合并,直到文革结束后才恢复中断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经过调整,当时只剩下北外、北大、南大设有德语教学点。

北外德语专业当时称北京外国语学校德文组,建于1950年3月,规模很小,姚可崑称“两位教师、14名学生、一条心、合起来正好是个‘德’字”。当时的学生都是军事干校的学生。其后两年未招生,1953年起招收高中生,学制4年,每年招收一个班,1953年28人(包括5名朝鲜留学生),1954年19人,1955年23人。1956年德语专业独立设系,招收了6个班,学制改为5年,1956年90人,1957年54人,1958年30人,1959年71人,1960年45人,1961年48人。1962年并入东欧语系,招生人数为1962年22人,1963年14人,1964年26人,1965年15人。德语专业创业之初只有姚可崑和李康2名教师,到1956年时教职工已达13名,外加2名民主德国专家。从1957年起师资不断扩充,1962年外交学院德语专业并入北外德语系。

北大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调入了清华、燕京、辅仁、北师大的部分教师,重新组建西方语言文学系,下设德语专业。冯至兼任北大西语系主任,田德望为教研室主任,教师有杨业治、严宝瑜、赵林克悌、谭玛丽、蔡思克等。50年代中民主德国派遣教师尼彻夫妇(54-56)和马乃特夫妇(56-60)等来北大德语系参加教学。57北大开始鸣放和反右,58年起干部下放,部分教师派往农村劳动,带学生下农村参加教改。50年代末北大就招收研究生,据当时研究生回忆,“那时的研究生制度沿用老北大的一套,没有什么明确的规章制度,自己选几门课去听,和导师的关系一般非常松,也可能因人而异,主要是自己看书。系里让我教一点辅导课,还兼任文学教研室的学术秘书。”

南京解放时,原中央大学德语专业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西语系德文组由来自南大、复旦、同济的师资组成,有教授7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2人,在校学生36人,负责人为商承祖。1954年西语系下设德语语言教研室(主任张威廉)和德语文学教研室(主任陈铨)。1956年,民主德国葛来福教授来南大任教。同年,招收了1名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德语专业改为五年制。1956-1957年,外文系有德文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在校学生(含研究生)77人。1964-1965学年第一学期有德文教师24人,学生人数为19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当时已设德语和俄语专业,以满足当时与苏联和民主德国经济往来的需要。德语专业招收2个班,每班调干生十余名,由中央贸易部所属部门报送带薪学习。195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德语专业并入外语系,廖馥君、廖中霈父子在此任教。

1956年,上海俄文专科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了德语专业,在教师进修工作告一段落后,于1958年夏开始招生,后来在1963年9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逐步成为中国德语教学的重镇之一。

至此,“三个教学点”的格局被打破。当时全国设有德语专业的院校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17人,助教27人。在校学生420余人。1953-1956年,全部四所院校德语专业一共才毕业学生138名。

中山大学德语专业创立于1958年。此后,各地外语院校德语系纷纷成立。西外德语专业建于1959年。1960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其外贸外语系中设有德语专业。川外德语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当时,新组建的德语专业隶属英语系,直到1964年才与法语专业共同组成法德语系。

1964年高教部等五部门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要求发展高等外语院系,从1964年到1970年计划德语专业年均招生人数450人,1970年前预计毕业生人数1702人,居英、法、西、俄四语种之后。为此7年内需补充和充实德语师资930人。

北二外成立于1964年,开设德语等多个语种专业,曾拥有德语等专业的新华社外文干校并入该校。1965年广外创办时就开设德语等4个语种专业。同年,国际关系学院在外交学院分院的基础上建立,设有德语等五个专业。

至1966年,12所高校开设了德语专业,即北大、南大、中山、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对外经贸、上外贸、国关、北二外。

教学计划方面的工作也开展起来。如南大德语专业1956年实行新的四年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其他语种一样分四大类:政治理论等公共课,所学语言国文学语言技术训练,所学语言国文学语言理论,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

至于德语专业教材,50年代初主要使用从苏联及民主德国引进的教材以及解放前的旧教材。1961年,全国文科教材编选工作办公室成立(1963年改名为文科教材编审工作办公室),其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材编选工作组成员有冯至。50年代中期,姚可崑、祝彦、唐进伦参考苏联教材编写了基础德语教材《大学德语课本》。姚可崑编第一册,谭玛丽等编第二册,张威廉等编第三册,南大外文系德语专业教研组等编第四册,分别于1956/1958/1961和1965年由北京时代出版社出版。此外,商务印书馆1959年和1965年分别出版了译自俄文的《德语动词》和赵林克悌、邱崇仁编的《科学技术德语课本》等。60年代,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姚可崑任主编,编写了《德语》1-4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54年北大就派出青年德语教师赴民主德国求学,师从著名日耳曼学家汉斯·迈耶尔(Hans Mayer)等。1964年,教育部关于1964-1966年派遣外语留学生的三年规划中的学习语种包括德语,计划派遣的留学生中有德语45人。

1959年教育部颁发《关于高等学校外语课程设置问题的意见》,其中指出可以按专业的不同和学校的师资条件开设除俄语和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如德语、日语、法语等。1959年,北外开办了附中,招收了6个班240名学生,开设了德语等语种。1963年,教育部《关于开办外国语学校的通知》要求在两三年内建设10所外国语学校,开设包括德语在内的七个语种,并确定了11所接受外国语学校毕业生的高校。

1966—1978: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的停滞和复苏

1966年“文革”开始,我国的外语教育遭到了严重干扰,教学科研陷入瘫痪,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政治运动,学术蒙受屈辱,教师遭到冲击,下五七干校锻炼。季羡林后来在《赋得永久的梅》中提到自己因宣传德国的外语教学法,成为大罪状之首。在此“非常时期”之初,德语专业的各方面乏善可陈,几乎一片空白。“文革”中、后期,德语界教学科研的不堪局面才逐渐有所改观。

作为“教育改革”试点,1970年上外办了一期“工农外语学习班”,通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招收德语班12人,学制2年,开设毛泽东思想课、外语课、劳动课、军体课。此外还有对象国概况、汉语写作等专题讲座。

1970年底,周恩来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和北大、北外等校师生代表座谈,同年批示北外恢复招生。于是北外德语专业自1966年停滞招生后,于1971年恢复招生,学制改为3年半,1971年招生45人,1972年45人,1973年37人,1974年45人,1975年10人,1976年未招生。

北大西语系也开始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此后,外语院系陆续恢复招生。1972年9月,南大外文系德语专业招收首批学制3年的工农兵学员,1973年在校德语学生76人。北二外1972-1975年招收4届工农兵学员计1633人,其中包括德语专业,学制3年。1972年,西外在停止招生6年后恢复招生,招收学制3年的工农兵学员305人,德语专业也在其中;1975年起还安排学生实习,如担任联邦德国技术展览会的现场翻译。

该校一位退休教授回忆:“我刚到西外时,68年没有正式上课,只是复课闹革命。每周三四节课。其余时间开会,我被分配到家委会搞运动,搞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主要负责家属中有历史问题者,给他们读文件,学习政治。69-74年学校在陕北搞了个五七干校,教师学生分批去,每人半年。我们是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每人去1至2年。我70年去,71年回校,然后又在铁路上当过列车员,在工厂当过工人。72年学校才正式招生,招工农兵学员,不经考试,由单位推荐,学制3年。教材是教师、学生代表和工宣队编写的,叫三结合,学的是毛选及报纸上的时事报导。当时运动很多,上课只占几乎一半时间,有时批林彪,有时挖地道,有时开会进行政治学习。71年批林彪,75年批右倾翻案风,76年批四人帮,一直到78年以后才有规律地进行德语教学。可以说,从66年大学毕业到78年左右这十几年,基本上没有搞正式的教学。当时每年招两个班,每班16人。”

上外也在1972年恢复招生,德语等9个专业第一批工农兵学院536人入学;“文革”期间共招收工农兵学员5批,其中德语1972年51人,1973年51人,1974年59人,1975年40人,1976年28人,共189人。工农兵学员学制3年,开设政治课、专业外语课、汉语课、体育课、知识讲座、第二外语。三年内还要“开门办学”,总时间不少于30周。

上海地区的几所高校根据沪委办(72)第99号文件精神,在凤阳等地的“五七”干校开办包括德语在内的多个语种的培训班,学生边学外语,边参加劳动,学制4年。以上外为例,从1972-1974年共招收培训班学员543人(其中德语学员1972年20人,1973年20人,1974年15人,三年共55人)。学员来自上海8个区县的应届高中生,课程要求和工农兵学员大致相等,但有一半时间安排参加劳动:其中第一学年2/3,第二、三学年均为1/2,第四学年1/3。此外还经常安排与附近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批林批孔的“五同”活动。

“文革”中后期,也有一些德语专业相继问世:杭大德语专业始建于1969年。1972年武大外文系增设德语专业。同年,华师大外语系开始招收学制为3年的德、日、法教师进修班。1973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重新组建,第一批恢复得学科中即有德语专业。1974年天外成立,开设德语等6个专业。

随后,我国恢复了派出留学生的工作,联邦德国、瑞士、奥地利亦在其列。各地陆续开始举办外语广播讲座,有的地区还涉及日、德、法等语种。

“文革”期间德语界的科研活动,相当部分为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主要是翻译(如上外的《阿登纳回忆录》、复旦的海克尔《宇宙之谜》等),此外还有教材、词典的编写。1975年,全国词典编写会议在广州召开,计划出版包括德语在内的常用外语词典81部。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

广外编写的《简明德汉词典》1977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开始,北大、同济和上外合作编写《德汉词典》,1979年列入国家语文词典出版计划,1979年川外也派人参加了这项工作。

1978年,国际政治学院重建,其外语系设德语等5个专业。

同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研究外语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贡献的问题,这是“文革”以来首次全面探讨和规划外语教育的会议。廖承志在讲话中提到了德国为外国人办的德语辅助班,认为其全用德语授课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1979年全国外语人员普查结果表明,在现职外语干部188943人中有德语4690人,学非所用者570人,闲散在社会上的81人。

复旦外文系在70年代初恢复了德文专业。华师大外语系恢复四年制,于1978年春开始招收德语本科生。1979年同济恢复了德语教学传统和德语第一外语地位,外语系设德语教研室和德文资料编译室,德语专业得以重建,当年即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年,上海机械学院在原外语教研室和德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开办科技德语专业,招收了本科生20名,与此相联系的是,1980年,高等院校理工科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开展工作,其中德语编审小组有戴鸣钟等。

1978—2009年:中国德语专业教育的勃兴和拓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政策,外语学习热潮由此兴起。此前,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召开,会议文件《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提出除了大力开展英语教育外,也要适当注意德语等其他通用语种的教育。

198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下设的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于次年召开,祝彦任会长,与会者31人代表全国21所高校约450名德语教师。1988年产生第二届理事会。

此后,中国德语专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前进的脚印在德语界几次全国性调研中也有所纪录:

1989年4月,国家教育高教一司、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联合组成全国德语教学调研组,开始对中国几十所高校的德语专业和德语强化教学的现状进行为时近一年半的大规模调研。共分八个项目:德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师资、教学、水平测试、教学评估、学生、对外交流、教学管理。最后由殷桐生执笔起草《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于1992年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此成果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进入新千年后,为了解在素质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我国德语专业的现状,外指委德语组启动了又一次全国性的“德语专业素质教育相关问题调研“,此为外指委《高等学校外语专业面向社会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之一。2003年11月在广外召开的外指委德语组年会上,调研负责人魏育青汇报了主要的调研结果,调研报告包括教师情况统计分析、学生情况统计分析(综合型大学抽样、外语类院校抽样、全部高年级),专业素质调研(2003年全国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测试分析,1998年以来全国德语专业基础阶段测试总结),两份德文附件。

2004年,钱敏汝主持的“全国德语专业建设状况调研”收集和分析了全国28所高校德语专业学科发展状况的部分相关信息。这是继“德语专业素质教育相关问题调研”之后在全国德语界进行的又一次由外指委德语组成员组织的调研,调查问卷包含德语专业概况、师资、学生、教学、科研、对外交流、教学管理、问题与展望八个方面,调研对象是各高校德语专业主要负责人。

办学规模的变化和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德语专业蓬勃发展。从70代末起,教学规模不断扩大。

1984年全国共有21所院校(解放军外语学院未统计在内)设有德语专业: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北二外、北京语言学院、天外、北京外贸学院、华师大、北大、南大、复旦、武大、杭大、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学院、同济、上海机械学院、武汉医学院。

90年代初进行全国高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时,有19所院校参加。当时设有德语专业的外语类院校有8所:北外、上外、北二外、川外、广外、西外、天外、北京外语师范学院。设有德语专业的其他院校有11所:北大、复旦、南大、同济、上海机械学院、中山大学、武大、华师大、杭大、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现在我国开办德语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增,理工科学院及其他专科院校的德语专业增长最快,师范类院校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从地区来看,设有德语专业的高校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而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山西、吉林、福建、甘肃、黑龙江、内蒙古较少,大多只有1-2所高校设有德语专业。台湾省设立德文系的高校多为私立:如辅仁大学、东吴大学、淡江大学、文藻外语学院,此外有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设有应用德语系。台湾德语文学者暨教师协会设在辅仁大学德文研究生。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校没有设立类似大陆德语系的德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科研机构。

当然这种趋势也会带来发展中的问题:有些高校的师资队伍和其他前提条件不甚理想,教师的素质状况未必与学校提供的施展空间相匹配,招生数量偏大,小语种教学的特点未予充分考虑,难以始终确保教学质量。

编者注

据2014年全国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统计,共有来自105所高校的5877名德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参加考试,其中一本院校54,二本院校20所,独立学校及民办二本4所,三本院校21所,大专院校6所。

西学|中国德语专业史

本文节选自魏育青所著《中国德语教育史要》,收录于《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贾文键 (作者, 编者), 魏育青 (作者, 编者),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

本文转自:德语达人

相关内容

温暖了5亿观众的Attraction魅影舞团要来天津啦!

来自匈牙利的Attraction魅影舞团他们的来头可不小2013年拿到英国达人秀总冠军2014年带来作品创艺舞蹈《符号中国》登陆央视春晚2017年再次来到中国登陆央视中秋晚会带来作品影子舞《但愿人长久》2013年,来自匈牙利的Attract···

2023高考英语晨背话题 focus on teenager

一、表达词汇——力求准(一)常用词汇——写对1.subject n. 科目2.favourite adj. 最喜欢的3.excellent adj. 优秀的4.raise vt. 举起;提高;提出;养育5.exercise n. 锻炼,做操···

2023高考英语晨背话题 活动与交流

2023高考英语晨背话题 活动与交流一、表达词汇——力求准(一)常用词汇——写对1.subject n. 科目2.favourite adj. 最喜欢的3.excellent adj. 优秀的4.raise vt. 举起;提高;提出;养育5···

各省市2016学位英语/成人英语三级成绩查询时间入口(汇总)

2016年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入口已经陆续公布,为帮助考生及时查询2016年学位英语/成人英语三级考试成绩,外语教育网特收集整理了各地区2016年学位英语/成人英语三级考试成绩查询通知供考生参考!(红色为已公布)各省市2016年···

2016年4月学士学位英语冲刺指导 考前不可懈怠

随着2016年4月广东、河北、湖南、天津、四川、云南、甘肃、安徽、重庆、新疆、吉林、江西学位英语考试临近,相信很多考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老师提醒:在冲刺复习阶段,即便考生尚未做好充足准备,也不要灰心或懈怠,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有助于增加通过···

英语启蒙:如何通过闪卡练口语?

这是软实力英语的第492篇原创文章。对于成年人来说,训练英语口语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跟读美剧,或使用手机app,都是既经济,又实惠的方法。但是,对于刚启蒙的幼儿来说,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孩子很容易成为手···

天津英语外教哪里好?

天津请英语外教还是牛津街英语比较好。天津英语培训、天津外教上门辅导、天津美国本土外教托福一对一、英国本土外教雅思一对一、美国、加拿大有多年教学经验外教一对一上门辅导SAT、ACT、GRE就来牛津街英语中心。11年外教一对一上门培训成功经验,···

我校承接天津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英语人才培训班

5月10日,天津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首期英语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公司党委书记曹坚、总经理助理周俊、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霍然一行来校参加活动,校长陈法春会见客人并出席开班仪式。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主持开班仪式并介绍了培训前期···

志愿者建义务英语培训班 宁夏路社区有免费辅导

天津北方网讯:为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天津外国语大学志愿者明天下午将走进和平区劝业场街宁夏路社区,开展“英语培训进社区爱心辅导助成长”的公益活动。凡是宁夏路社区内的小学生及附近社区的小学生都可以前来参加,在志愿者们的辅导下,提高英语会···

不知怎么选天津少儿英语机构?魔力耳朵在线少儿英语更灵活

自从当了妈之后,我就一直非常关注孩子的健康及学习情况,不仅要身体好,更要学习好,这样才是国家的栋梁,我相信每一个当妈的都有这样的心思。最近,我正在为孩子物色天津少儿英语机构,孩子已经五岁了,我觉得有必要接触英语培训了,别人家的孩子三四岁就学···

天津英孚少儿英语

独白:大胆的配色,独特的造型,将色彩融入学习之中。天津英孚少儿英语项目类型:教育行业类型:教育培训设计风格:现代简约工程造价:¥ 430000坐落地点:天津市竣工时间:2016-1-14项目面积:550m²这次的项目是英孚少儿英语教育学校,···

PEA品牌进驻天津,让孩子体验正宗英式英语教学

在自然拼读的语境中,让学生掌握和练习英语发音! 近日,PEA品牌英语正式落地天津,吉旋艺术培训学校成为全国首家指定授权中心。当天,吉旋&PEA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邀请众多媒体与家长参加这一活动,并现场进行沙龙体验。PEA, 是一所专注于英语···

听听连麦家长较认可的一所学校,天津美达菲国际学校~#英语教育

天津小初高政策与学习连麦答疑。我们现在上三年级,在美达菲。小学部我觉得生源质量挺好,生源不错。像比如说感受度挺高的,有的时候孩子会请假什么的,老师都会反馈给你。老师还会说:孩子如果有什么不会可以回学校再问我,没关系的,老师抓纪律抓的怎么样?···

2018年天津市成人外语考试预告报名通知

2018年天津市成人外语考试预告报名通知 各位考生:2018年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春季)的考试时间为2018年4月22日9:00-11:00,网报时间预计3月初开始。因2018年春季考试报名将采用全新报考平···

2016年11月天津市学位英语报名通知

各位考生:受天津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市学位办”)委托,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下称“市学位中心”)负责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统一考试(下称“成人学位外语考试”的组织工作。为保证2016年秋季考···

2018年11月天津市成人学位英语考试网上报名通知

2018年天津市成人外语考试(秋季)网上报名通知各位考生:2018年天津市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秋季)的考试时间为2018年11月11日9:00-11:00,为保证考试报名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

天津新东方:四六级考研翻译!快听听我的呐喊!

首先,我写的不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文章,只不过是我思想的流动,我想呐喊一下,我想说一说关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翻译的学生应当以什么眼光看翻译。关于翻译学习,首先需要各位理解什么是“翻译”,什么是“意思”。翻译考的不是你认不认识单词,考察词汇是在阅读···

天津西青区中北镇有哪些英语机构,你知道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北镇的英语机构,想给孩子报英语的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哦1、EA国际教育3-18岁青少儿教授北美同步ESL和L-TIP课程,打造精英人才,不仅学会英语更会学到外国孩子必修的主流课程:全英文(西餐礼仪、高尔夫球、马术、击剑、···

天津企业英语培训选择哪家好?

企业培训的必要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变得越加密切,中国各大企业开始跨出国门,去寻求更多商机,行行业业都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大了对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又兼备高水平英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企业发展面临新形势。企业领导层意···

天津塘沽一对一英语全托文化课针对性辅导

天津塘沽一对一英语全托文化课针对性辅导知学教育中心个性化一对一辅导分为补差、提高、拔尖三个阶段,根据每个学员的测试结果,制定一套完整、专业的教学方案,并由专门负责教师执行。辅导教师均来自于塘沽在职教师,学生也可自选。在辅导过程中,若对老师有···

友情链接